首頁 >> 資訊平臺 >> 劉寶平工作室__Mr. Liu Stu >> 劉老師課堂 >> 大賽指導 >> 2024年省賽 >> 山東省“技能興魯”職業技能大賽,2024年全省研學旅行指導師職業技能競賽
中國運河文化博物館
光岳樓
東昌湖
基本信息 |
|
研學地點 |
中國運河文化博物館、光岳樓、東昌湖 |
研學對象 |
聊城某中學初二學生 |
研學目標 |
1、了解大運河的歷史與文化價值:通過研學活動,學生將深入了解大運河的歷史演變、經濟和文化貢獻,以及它在中國歷史上的重要地位。 2、探索運河沿岸的歷史遺跡:學生將有機會近距離接觸中國運河文化博物館、光岳樓、東昌湖等歷史遺產,親身體驗千年運河的風采。 3、增強文化認同感與歸屬感:通過對大運河文化的學習,學生將加深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認同,樹立正確的文化遺產保護意識。 4、培養實踐和探究能力:研學活動鼓勵學生通過實地考察、互動體驗等方式,提高他們的觀察力、思考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5、促進團隊合作意識:在研學過程中,學生通常需要分組合作,這有助于培養他們的團隊協作精神和集體榮譽感。 6、了解聊城作為京杭大運河流經的重要城市,它的豐富內涵和悠久歷史。 |
關聯學科 |
歷史、地理、物理、美術 |
研學資源類型 |
o黃河文化o儒家文化o齊文化o泰山文化o海洋文化√運河文化 o泉水文化o紅色文化o漁家文化o生態文化o科技教育o國防教育 |
課程說明 |
|
課程背景 |
本次研學課程致力于學生核心素養的形成和發展,為學生學好其他課程打好基礎;為培養學生求真創新精神、實踐能力和合作交流能力,促進學生的終身發展打好基礎,建立文化自信,培育時代新人。 本研學課程主要了解聊城兩千多年運河歷史和文化,是一個具有綜合性、實踐性的課程。研學課程在真實的歷史情景和文化場景中了解聊城和京杭大運河歷史、文化、藝術;同時,通過觀察,發展思維能力,形成自覺的審美意識,培養高雅的審美情趣,積淀豐厚的文化底蘊,繼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增強對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理解和認識,全面提升核心素養。 |
課程特色與亮點 |
(一)課程設計創新 1、課程內容創新 此次研學課程的創新在于不再局限于單一學科,而是將歷史、地理、文學、藝術等多個學科的內容相結合,通過項目式學習和實踐活動,讓學生在綜合探究中深入了解運河文化和歷史。通過實地考察和文化體驗活動,讓學生親身體驗運河的歷史痕跡和當代價值,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和文化認同感。最后,將課程資源深度開發,挖掘運河沿線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歷史遺址和地方特色,將這些資源轉化為教學材料,豐富課程內容。 2、課程研學方式創新 在研學方式上,采用體驗式、探究式、互動式相結合的方式 通過在運河上的實景課堂中,學生們能夠親身體驗乘坐運河游船,沿著大運河的航道,切實感受運河的波瀾壯闊,這種教學內容與實踐感受的緊密結合有助于深化學生的學習感悟。 利用運河文化數字云平臺,研學課程實現了線上與線下的融合,學生可以通過平臺自學運河知識,參與互動體驗,完成研學報告,這種數字化賦能提升了研學的趣味性和教育效果。 互動教學模式能夠很好地適應學生的特點,通過引導學生參與教學過程,啟發他們思考、交流,形成創新性見解,滿足調動學生創造性的需要。 (二)教學輔助設備設計創新 為了使同學們更好的理解運河文化,對整個研學過程印象更加深刻,我們設計了幾個教學輔助用具來幫助學生更好的參與活動。如各個知識手冊,包括《東昌府知識手冊》、《運河文化知識手冊》、《扎染知識手冊》,以便學生形成系統知識體系,培養系統思維意識。研發了與運河文化相關的互動教具,模型船。學生通過自己動手操作來學習運河知識,也能更加直觀學習到浮力、力學等物理原理。在研學過程中有著運河沿岸清潔工作,配備好了一次性手套、口罩、垃圾袋、垃圾夾等,讓學生們在安全、衛生的前提下,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通過親身體驗,了解到亂扔垃圾對環境污染的惡劣影響。 |
研學資源基本介紹
|
課程由運河文化課程單元構成,學生通過為期一天的研學課程,參觀中國運河文化博物館、東昌湖、光岳樓。旨在打造一條具有影響力的研學旅行精品線路,并了解有關的運河文化。通過中國運河文化博物館,全面系統理解京杭大運河對先輩及當代的重要意義,從而深刻感受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感受勞動人民的智慧和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培養家國情懷,建立文化自信。 中國運河文化博物館整體陳列以“運河推動歷史,運河改變生活”為主題,旨在全方位、多角度地收藏、保護和研究運河文化,反映和展示運河的古老歷史、自然風貌和民俗風情。是國內第一座以運河文化為主題的專題博物館,現為國家二級博物館。
曾幾何時,聊城因京杭大運河而興盛,“舟楫如云,帆檣蔽日”、“八百斛之舟迅流無滯”。聊城的閃光點集中在運河上,歷史文脈集中在運河上,興衰集中在運河上,看運河的未來就是看聊城的未來。
此次的研學路線提供了多種研學課程,包括運河文化、博物館文化、建筑文化等。學生們可以通過參觀中國運河文化博物館、古城內的歷史遺跡、參與傳統手工藝制作等活動,深入了解運河的歷史和文化。此外,東昌湖還為學生提供了自然生態研學的機會。 |
品讀課程 |
|
課程名稱 |
“一年好景君須記,正是橙黃橘綠時”扎染課程體驗 |
課程目標 |
1、了解扎染的歷史淵源、文化內涵、藝術特點、制作工藝、保護傳承 2、正確使用扎染工具,掌握基本扎染技巧。 3、完成較為完整和具有創意的作品。 |
課程重點 |
鍛煉學生的動手能力和協調能力 |
課程難點 |
領路非遺文化的美感與魅力,走進歷史的印記 |
課程時長 |
1h |
所需教具 |
顏料、橡皮筋、一次性手套、盆和水、白色T恤、印有相關標志的環保紙袋等體驗課材料 |
教學方法 |
問題導學法、體驗互動法、探究發現法 |
安全隱患點 |
學生做完扎染環節以后務必盯著每位同學在洗手后進行其他活動,防止接觸到眼口鼻等造成感染 |
安全預案 |
1、安全準備;提前對學生進行安全教育,提高他們的安全意識和應急處理能力。 2、食品安全:市場監管部門對研學接待餐飲單位進行監督檢查,確保食品監督、存儲和供應的安全性 3、交通安全:選擇符合安全標準的交通工具,并確保司機具備相應的資質和良好的安全駕駛記錄 4、身體安全:制定詳細的安全管理計劃和應急預案,明確安全職責和應急處理流程。應急預案應包括對暈車、交通意外、食物中毒等常見事故的預防和處理措施 5、應急安全:組織應急演練;進行應急預案的制定;建立緊急聯絡機制 |
課程實踐 |
|
課程導入 |
通過展示精美的船模,激發學生們的興趣。 提問:你們知道這些船模是怎么制造出來的嗎?它們是怎么浮在水面上的?大家知道這些船的用處嗎?
|
|
課程實施步驟 1、導入新課(五分鐘)
2、新課講解 介紹運河在古代時候的重要作用去,讓學生們了解它的重要地位; 講解船模制作的基本方法; 展示幾種基礎的船模,例如拼接型、繪畫型、手工型,并解析其結構特點。 3、教師示范 教師現場示范一種基礎的制作過程,如繪畫型; 強調船模制作剪紙過程中的安全注意事項,如正確使用剪刀、避免劃傷等。 4、學生實踐操作,嘗試制作船模; 教師巡回指導,及時糾正學生的錯誤操作,并給予鼓勵和支持。 5、課堂小結 總結本節課的學習內容,讓學生們交流自己的收獲,以及優秀作品展示。 課程內容 1、運河文化和歷史探尋 沿東昌湖漫步,欣賞碧波蕩漾的美景,感受京杭大運河遺留的歷史遺跡; 參觀光岳樓,在樓上極目遠眺,欣賞古城的美景 參觀中國運河文化博物館,培養學生對運河文化的興趣,增強文化自信。 2、自然生態與環保意識 在東昌湖景區,觀察自然景觀和生態系統,了解自然生態的平衡與和諧; 通過環境保護的講解,引導學生們的安全、衛生的前提下,進行運河沿岸清潔工作,養成良好的衛生環境,通過親身體驗,了解到亂扔垃圾對環境污染的惡劣影響 探討如何在實際生活中時間環保意識 3、團隊合作與溝通能力 在整個研學過程中,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小組討論和活動,培養團隊和作精神 通過與研學指導師、同學們的互動,提高學生的溝通能力和表達能力; 4、知識與技能拓展 在參觀過程中,學生學習如何觀察和記錄歷史遺跡,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和記錄能力 引導學生關注運河文化和現代社會的融合,培養他們的創新思維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
|
情景模擬與角色扮演、實地考察與動手體驗、小組討論案例分析 |
|
|
|
總結分享 |
|
以小組為單位分享自己今天的收獲 1、研學手冊報告 2、展覽展示 3、視頻和音頻記錄 4、成果展示會。 |
|
1、學生制作的優秀的扎染和船模作品 2、學生和帶隊老師的研學心得; 3、學生提出的有深意的問題 |
|
|
【課程評價】
“一年好景君須記,正是橙黃橘綠時”扎染門課程體驗評價表 |
||||||||||||
學生姓名 |
|
班級 |
|
日期 |
|
|||||||
課程活動 |
評價標準 |
|
評價結果(優秀、良好、加油) |
|||||||||
|
|
|
||||||||||
學生參與態度 |
1、按時集合,有事提前請假。安靜有序,一切行動聽指揮,不脫離團隊,不擅自行動。 |
|
|
|
||||||||
2、保持環境衛生,隨手帶走自己的垃圾 |
|
|
|
|||||||||
3、學習態度認真,不打鬧、不怠工 |
|
|
|
|||||||||
4、具有團隊意識和互動精神 |
|
|
|
|||||||||
|
|
|
||||||||||
|
|
|
||||||||||
|
|
|
||||||||||
完成扎染情況 |
1、扎染體驗過程中,遵守紀律,舉止文明 |
|
|
|
||||||||
2、認真聽講,基本掌握扎染的制作程序。 |
|
|
|
|||||||||
3、安全熟練的按勞動流程操作 |
|
|
|
|||||||||
創作的作品工整美觀 |
|
|
|
|||||||||
老師評語 |
|
|
|
|
||||||||
行程安排(可追加行) |
||||||||||||
時間 |
活動地點 |
活動內容 |
時長 |
參與人員與分工 |
||||||||
2024年10月23日7:00-8:00 |
學校 |
接送學生 |
1h |
一名指導員、一名安全員、一名醫生 |
||||||||
2024年10月23日8:00-8:30 |
中國運河文化博物館 |
開營儀式 |
30min |
一名指導員、一名安全員、一名醫生 |
||||||||
2024年10月23日10:00-12:00 |
中國運河文化博物館 |
走進歷史文化展廳,領略非文化遺產 |
1.5h |
一名講解員、一名安全員、一名指導員、一名安全員、一名醫生 |
||||||||
2024年10月23日13:30-15:00 |
東昌古城 |
一年好景君須記,正式橙黃橘綠是時扎染課程體驗 |
2h |
一名指導員、一名安全員、一名醫生 |
||||||||
2024年10月23日16:00-16:30 |
東昌古城 |
閉營儀式 |
1h |
一名指導員、一名安全員、一名醫生 |
||||||||
2024年10月23日16:30-17:30 |
學校 |
返回學校,安全交接 |
1h |
一名指導員、一名安全員、一名醫生 |
||||||||
其他內容 |
||||||||||||
特別說明 |
溫馨提示 (1)跟隨研學旅行指導師的帶領,不能擅自脫離隊伍,如有特殊情況,請向研學旅行指導師或者班主任報告。 (2)保管好身上的貴重物品,謹防丟失,如果有物品遺失或者遺漏,請告知班主任或者研學旅行指導師設法找回,不能獨自前往尋找。 (3)每個同學在與陌生人打交道時,既要注重禮儀,也要“慎重”對待陌生人的各種“友好請求”,自己把握交友分寸。遇到可能會產生的糾紛,必須保持冷靜,控制情緒。 (4)遇到突發事件時,要保持冷靜,保護好自身安全,服從指揮。 |